首页 天下奇闻 正文

饕餮图片 出自上古四大凶兽,从吃人妖魔到吃货雅称,饕餮的冷知识了解一下

出自上古四大凶兽,从吃人妖魔到吃货雅称,饕餮的冷知识了解一下

阿伦说:

今天的我们如果在书本或新闻里看到这样的句子,相信一定不会陌生:

比如剧作家曹禺的《北京人》有句台词:"他最讲究吃,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

或者新闻标题用高亮的字体写道:"短视频凶猛来袭,如何烹调饕餮盛宴?"

品尝美食的美食家蔡澜

没错,如今咱们形容食物丰盛,大吃大喝,已经习惯了使用"饕餮(tāo tiè)"这个词,或是用成语"饕餮盛宴",或是干脆拎出来单用,特指那些面对食物没有抵抗力的吃货。碰上汪曾祺或蔡澜这样的美食大家,人们情到浓时还亲昵地称呼他们是"老饕"。

可是你知道饕餮到底是什么吗?为什么偏偏被用来形容好(hào)吃呢?

这一切的背后大有学问。

揭秘饕餮:出自上古四大凶兽,背后隐藏人祭血腥

有人曾把饕餮列入"龙生九子"之列,事实上在历史里这只是一种小众的说法。更被广为接受的传说"龙九子"并不包括饕餮,而分别是

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和螭吻。

广为接受的“龙生九子”

这九个儿子长得形状各异,而他们的形象经过长期演化,如今常见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建筑、音乐和神话等等方面。比如古代宫殿顶上的螭吻,以及背负着石碑的赑屃或负屃等等。

宫殿房顶的螭吻

既然爸妈不是龙,那么饕餮从哪里来的呢?它诞生的历史可比"龙生九子"传说更为久远。

根据史书记载,饕餮的爸爸是上古时代的"缙云氏"。《左传》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也就是说,古代有个叫缙云氏的人,他有个不成器的儿子,这个儿子穷奢极欲、贪得无厌,而且从来不知体恤天下百姓,天下人把他叫做饕餮。

这里出现了第一个历史密码:"缙云氏"是谁?

黄帝时代复原

《左传》里的缙云氏是一个人,但按更久远一点的记载来看,缙云氏却是黄帝时期的官名。从官名变成了特定的人名,可见这段历史记载在流传中偷换了概念。

真相还远远不止于此。阿伦认为,所谓的缙云氏其实是黄帝时期的部落名称,而饕餮的原型则是大名鼎鼎的蚩尤。

首先按史书记载, 缙云氏是蚩尤的先祖,两者间存在血缘关系。《史记•五帝本纪》指出:"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而《路史·蚩尤传》出现了巧合:"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

此外,历史上对蚩尤的记载向来凶恶,和怪兽没有任何区别。 他与黄帝战于涿鹿之野时,"铜头铁额,食沙石,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可以说施展了浑身妖术,可即便如此还是最终惨遭失败,头颅还被割下来当成足球踢来踢去,在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中,理所当然把他贬为了妖兽。

在此基础上,刨去这些上古记载中的神话色彩,我们能推测出:"饕餮"极有可能也是对氏族的贬称。

近代以来的历史研究已经证实,史书中的黄帝、炎帝和蚩尤都可能是部落酋长或首领,而联系现代考古发现,中国从史前时期到商朝曾广为盛行人祭,祭品往往就是敌方部落的俘虏,在湖南澄县城头山、江苏赵陵山还有河南殷墟等遗址都发现过凄惨的人祭遗骸。

殷墟的人祭遗址

有可能饕餮一族在战败后,族民不幸沦为人牲,被活生生杀了祭祀尧部落死者的灵魂。《左传·文公十八年》保留了这样一场惨烈的战争:"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试想4000多年前的一天,夷为平地的村庄路口,捆着双手的部族子民被胜利者赶上了祭祀的土台,行刑者手起刀落,血如泉涌,这恐怖惨烈的一幕,留在了部族口口相传的记忆里,最终转化成史书中嗜血的妖兽饕餮。

而除了在文化上被初步定型为恐怖与凄厉,饕餮还有了三个同样凶恶的兄弟。分别是"浑敦""穷奇"和"檮杌",他们极有可能也是对战败部落的恶称,但都被传说成了骇人的上古凶兽:

其中穷奇长得像老虎,背上一对翅膀,檮杌则是人面虎身、凶狠狂暴的怪物,他们被"天下之民"唾骂为"四凶",最后被尧帝击杀。

檮杌想象图

历史是不断增加的叙述与解读。我们看见,被化作四大凶兽之一的饕餮,可怕的形象此后不断被时间填满细节,在之后的历史记载里一步步丰满清晰起来。

在《吕氏春秋》里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也就是说青铜器上常刻着饕餮,这种怪物只长着头,血淋淋吃人的时候连自己都能吃下去

而到了《山海经》里,饕餮有了更详细的模样和声音。《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鴞,是食人。"

饕餮想象图

也就是说,饕餮长得像狍鴞,长着羊的身子、老虎牙齿、人的脑袋和手臂,眼睛却长在腋下,叫起来跟婴儿一样,本性特别爱吃人。

就这样,血腥与吃人,从此成为了贴在饕餮身上的标签。

而与其他上古凶兽相比,让饕餮与众不同的是: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觉得凶残又嗜吃的饕餮,一眼望去令人生畏,既可以抵御妖魔,还可以通灵鬼神。于是从氏族社会末期开始,它被选中出现在玉器上,在商代更是成了青铜器铸造的爆款图腾。

饕餮:吃人图腾,竟成殷商青铜器爆款

商朝是迷信鬼神的时代。商朝人铸造青铜器的动机源自"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立国之本所以除了用青铜铸造炊器,他们还制作了大量礼器,用于奉献祖先,与鬼神沟通。

正如一句话所说,暴力是文明的产婆。虽然殷商时期迈入了文明的门槛,但尚未进入后来的"礼乐文化"。伴随着屠杀、俘获和征服,大规模的部落战争依旧频繁上演。而那些向死去祖先报告战绩和功劳的青铜礼器,当然首选既威严又危险的纹饰装点。

饕餮纹的商代青铜器

于是,一种吃人怪兽纹样应运而生,满足了商朝人的心灵需求。它面目狰狞凄厉,既是恐怖的化身,又可以保卫祖先的灵魂,成为了青铜器上的爆款图案。而饕餮纹的叫法,在《左传》和《吕氏春秋》就有提及,在宋代被金石学家吕大临正式统一命名。

根据研究者不完全统计,商朝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数量极多,形式也极为多变。大门类上就可以分为连体饕餮纹、兽面饕餮纹、牛面饕餮纹和变形饕餮纹等等,如果细分起来则更多,光连体饕餮纹就有将近300种,还不算每一类按图形和布局区分。

商代青铜器饕餮纹图样

虽然种类数不胜数,但这些纹饰都代表了共同的特点:用怪异沉重的线条表现出原始宗教与鬼神交流的神秘。商朝人除了杀死活人殉葬,还让青铜器上的饕餮吞食想象中的俘虏,以此相信能护佑自己的宗族,恐吓来自异族的鬼魂。

那些在青铜器上吃人的饕餮,实际上是人祭在艺术上的延续。

比如这件著名的饕餮食人卣(后人也称作猛虎食人,最后一个字读作"有",是一种酒器),上面的饕餮用利爪紧紧抓住一个人,巨大的利齿咬噬着他的头颅,让人不寒而栗。

饕餮食人卣

此外大家熟知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如今也称作后母戊鼎),两边把手的外端分别铸造着相向的饕餮,正张着巨大的嘴巴,津津有味地砸吧着一个人头。

司母戊鼎

除了吃人,青铜器上的饕餮也有其他花样。作为爆款图腾,早期饕餮纹多见于相向的凤鸟纹和人面纹,随后逐步走向繁复,发展为翼式羽状高冠牛角人面纹、人身牛首纹和人耳牛首牛角兽足等等,约从商朝中晚期开始还走向了抽象化的艺术处理,转变成了兽形的几何图案。

司母戊鼎把手细节图

而无论如何转变,各个时期的饕餮纹都建立在组合各种动物原型的基础上。商朝人借助想象力,把幻想和现实融合。那些或含着人头或人脸兽脚的饕餮纹,那些暴露的利齿,瞪视的双目,混合着凶残和癫狂,无不震慑着人心。

商代青铜器饕餮纹

其实,当我们放眼历史,饕餮纹的背后喻示了权力与社会的变迁。纵观商朝,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变成了统治者垄断的等级法规,为了维护统治的力量和权威,仰韶彩陶的绚丽烂漫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青铜礼器上阴森可怕的凶兽饕餮。

而商朝灭亡之后,作为胜利者的西周王朝,一方面将商朝的许多文化特征推翻重来,另一方面逐步建立起"礼乐"制度,约束人心,维系统治。

在这样的时代变革下,饕餮纹逐步进化成了抽象的兽面纹饰,褪去了商朝的血腥恐怖,却把"贪吃"的印象留在了存世的青铜器上。

西周"日己觥"觥也是一种酒器,简化后的饕餮纹,也许能带来好酒量

阿伦再说

时光兜兜转转,转眼历史的车轮开过两汉魏晋南北朝,商周的青铜器已深埋墓穴,人们对远古凶兽饕餮的可怕记忆也似乎被时间的沙漏掩埋,文化上只留下了它的贪心与贪吃。

至少从唐宋时期开始,饕餮就已被频繁用于讽刺人心贪婪。大诗人杜甫就曾赋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而如果说这时期的饕餮还有极强的贬义,到了明清时期,饕餮更是走出了严肃的文学象牙塔,跑上了民间的餐桌,成了彻彻底底的吃货:最常用于描述食物丰盛诱人,比如清朝李渔《奈何天·伙醋》中就写下了一句:“终不然闯席的任情饕餮,先来客反忍空枵。"

直播时代的吃播,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当代“饕餮”

于是明清以来的几百年间,饕餮专攻吃喝,一路吃到了今天。如今在网络时代,不光可以用来形容食物多、信息丰富,或吐槽一个人吃相难看,还能反过来当做雅称,点赞一个人能吃、会吃。

甚至还抽空主演了一部电影大片,俨然成了中国版的"哥斯拉"怪兽。

《长城》中的怪兽饕餮

而纵观饕餮在历史上的演变,也证明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也在不断迭代:不仅仅停留在历史记载的字面或形式,而是不断更新着沉淀其中的社会内涵。

但如果走进博物馆,只需走近橱窗里的青铜器,我们依旧能被远古凶兽饕餮所震撼:那狰狞的面孔,撕咬的人头,这些来自上古世界的历史密码,背后隐藏着无尽而遥远的想象。

我是作者史徒行者阿伦,关注我,分享走心历史,行走广大世界

近期系列分享,点击以下可查看往期:阿伦读国宝系列

长沙窑:唐朝外贸销量冠军,写满冷门金句,每句我都想转发朋友圈

流落纽约的元朝最美壁画:藏古寺700年被卖,内幕比你预想残酷

光羽离殇:勿忘离散海外的中国文物

谁说中国没有草原文明?深藏纽约的极品金器,继承另一半中国历史

《山海经》中的上古凶兽之饕餮:原来饕餮没有身体只有一个脑袋

饕餮在如今的仙侠电视剧和仙侠小说中经常出现。在《三世十里桃花》中,夜华大战四大神兽,在激战中夜华虽然将其斩杀,但还是不小心被饕餮吃掉一条手臂,可见其凶残程度。在电影《长城》中也出现有饕餮,而且更加凶残,饕餮所经过的地方都被吃得一干二净,而且还杀不干净,因为只要人间有贪吃的念头,它就会出现,繁衍能力也非常快,是电影中精英勇士们共同对抗的怪兽。

那么饕餮最早出现在哪本古籍里呢?答案就是山海经,山海经是最早记录饕餮的地方。但是其实,准确的来说,山海经中并没有真正出现饕餮这两个字。

在《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钩吾山上遍布着各色美玉,山下则蕴藏着丰富的铜矿。在山上栖息着一种野兽,它的身子像羊,但是却长着人的面孔,眼睛却又长在腋窝下面,牙齿像老虎的牙齿一样,脚上的爪子却又像人的手一样,叫声像婴儿一般,名字叫狍鸮(pao xiao),是吃人的。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pao xiao)就是指饕餮。

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他的头落在地上变成了饕餮。但是这个凶兽特别的贪吃,在把能吃的全部吃掉以后,竟然把自己的身体也吃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脑袋。在商周的青铜器上面就铸上了饕餮的形象,但是因为身体已经被它自己吃掉了,所以只有一个脑袋。而鼎呢,最初就是用来盛放食物的,所以在青铜鼎上面铸饕餮纹,其实就是为了让食客能够引以为戒。后来,民间盛传有龙生九子的传说,将饕餮列为龙的九子之一,这其实已经是一种附会了。

饕餮纹是青铜器物上主要的的动物类纹饰之一,在被列为国家第一批永久不允许出国展览的文物中的“何”尊,上面就筑有饕餮纹,也是目前最早记录有“中国”二字的器物。

何尊

由于饕餮的形象凶猛可怕,商周以后,铜器上的裂口巨眉者,两眉直立者,有头无身者全都被归入了饕餮名下。现在,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青铜器上面最多的纹饰就是饕餮纹,一般映入眼帘的就是两个大眼睛,但凡我们可以看见大眼睛纹饰的,一般就是饕餮纹没错了,大家下次再去博物馆参观就可以好好找一找这些隐藏的饕餮纹啦。

另外,还有一个冷知识就是,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饕餮纹的,那就是,其实在20元人民币上面印的就有“饕餮纹”,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感觉很惊奇呢。

相关问答

能否分享一首您原创的七绝?

珠山公园诗二首一,七绝《前英国领事署》鹤岗领事丧权史,“还我山河”碑犹在。弱国积贫终受欺,自强不息才正道。二,七绝《基督教楼》异国风情基督楼,百...珠...

《王者荣耀》中令人称奇的秘技,“闪现迁坟”是基操,你还知道哪些?

王者荣耀中令人称奇的秘技,闪现迁坟是基础操作,你还知道哪些?Hello,大家好,我是狄大人,爱游戏更爱王者!王者荣耀也是一个比较考验玩家技术的游戏,用一个...这种...

越王勾践剑真的是兵器吗? - 红网问答

据历史学家考证,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也有说法说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西施”也是其亲生女儿,春秋时期这种政治婚姻很普遍。到了战国时代,各...

荒古四凶獬豸还有啥?

1太阳烛照太阳烛照是古代神话中,两仪中的至阳之气与太阳之精(一说盘古之眼)共同所化的圣兽,为宇宙诸天中最强大尊贵的圣兽。烛照的外貌是一个巨大的黑色球...

铜水龙头效果 图片

最新好看的铜水龙头效果图片九牧全铜水龙头效果图厨房仿古铜水龙头效果图欧式风格铜水龙头效果图洗脸盆铜水龙头效果图浴室装修铜水龙头效果图好看的铜水...

贵阳去荔波小七孔怎么坐车最好?_马蜂窝问答 - 马蜂窝

[回答]这边整理了以下几种出行的方式,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蜂友,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距大七孔景区5公里,距贵阳...

你收藏了哪些好听的音乐?

您好!关于我收藏的音乐,那太多了!古典音乐,轻音乐,新世纪音乐,爵士蓝调,电影原声等,我都喜爱。古典音乐博大精深,曲目浩如烟海,喜爱的作曲家也很多,...1、beyo...

19日美韩谈判不到一小时就破裂了,韩国不答应50亿美元"保护费",美军真撤走吗?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向韩国索要天价“保护费”成为全球热点问题。美国狮子大张口,韩国不愿当冤大头,双方闹得非常不愉快。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美国将天价保护费降...

历史上有哪些文物让你感到惊奇和意外?

据专家推测它可能是黄帝的都城昆仑城。(2)遗址出土的石雕来,跟着小编来看石峁遗址出土的石雕有哪些?请看下图——(注——图片转自微信公众号“器晤”:qi...它...

你觉得有哪些电影的名场面值得回忆?

虽然大部分城市都恢复了正常生活,但面对狡猾的病毒,人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即使暂时不能“重回”电影院,我们也能乖乖在家观影。这不,YOYO在重温这些经典电...